■■建設新型縣域電網迫在眉睫
縣域電網是我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承擔著我國農村電力保障和占我國70%以上人口的供電任務,還承擔著70%以上各類分布式可再生清潔能源的消納,是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載體。
隨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承擔廣大農村電力服務、消納各類分布式清潔可再生能源主體的縣域電網將迎來新時代新的歷史使命和重任。近年來,國家先后推出了“金太陽”、“光電建筑”、“光伏扶貧”、“整縣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項目。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具有點多面廣、集群式發展的特點,容易出現局部地區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占比偏高的情況,有些地區的局部配電網甚至出現電壓不穩、保護失靈、諧波超標等安全隱患。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新增1-1.2億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1500-3000萬千瓦儲能接入縣域配電網,配電網由“源隨荷動”發展為“源網荷儲”聯動。縣域電網對集中式、分布式資源的安全運行調度控制面臨巨大挑戰:其一,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發電的不確定性會導致就地消納困難,縣域電網將出現功率反送和反向重過載現象,嚴重影響配電網的安全運行;其二,目前接入中壓電網的光伏電站僅實現了監測,而大規模光伏開發后,在10千伏和380伏的接入容量、接入數量將大幅增大,需要解決可觀可測下的可控問題,同時目前高比例分布式發電的單一并網運行模式給電網電能質量帶來較大沖擊與安全隱患;其三,現有調控理論依賴分布式資源的精確模型,實際應用困難,亟需開展高比例清潔能源縣域配電網安全運行調度控制能力提升關鍵技術攻關,突破高比例清潔能源大規模接入縣域電網后帶來的系統平衡調節和安全穩定控制難題。
■■新型縣域電網建設不可“一刀切”
解決上述問題,在實現高比例可再生新能源消納的同時,要確保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需要加快推進新型縣域電網的發展。為此,提出以下幾點思考和建議:
一是對建設新型縣域電網重要性的認識需要加強。縣域電網承載著我國縣域廣大電力用戶保供和清潔能源消納的重要任務,是我國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能源和電力負荷的發展及電網形態的變化,縣域電網的電力生產結構、技術基礎和控制模式均發生了深刻變化,電網管理規模和管理難度越來越大,傳統認知中的輻射式供電模式、單一供電服務功能已難以適應當前要求。在此背景下,需要統一思想,高度重視縣域電網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加強技術創新和研究開發,加快縣域電網數字化轉型,提高新能源接入和負荷特性變化下的縣域電網安全運行和服務保障能力。
二是新型縣域電網發展需要政策支持。縣域電網經歷的農村電氣化、農網改造和農網升級三個階段分別是在國家農村電氣化示范、“兩改一同價”和新一輪農網改造的政策支持下才得以推進,縣域電網的發展始終離不開黨和國家的關心。對于新型縣域電網發展,國家雖在相關文件中明確了方向,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缺少具體的政策性支持。同時,現行輸配電價體系以有效投資為基礎,縣域電網的創新發展和新能源接入等保障性投入在成本測算時合理收益受限,受制于電力市場、農村負荷需求和農村電網定位,縣域電網整體利潤率相對較低,投資能力有限,導致縣域電網投資和創新內驅力不足,需要國家給與相關政策支持。
三是要因地制宜發展新型縣域電網,不搞“一刀切”。我國東中西部新型縣域電網發展差異大,浙江、江蘇等東部地區縣域經濟相對發達,負荷水平較高,新能源的就地消納水平高,新型縣域電網建設偏向于源網荷儲的協同控制、實現清潔能源的高效消納和利用;而中西部地區雖有新能源集群式、規模化接入,但電力負荷較小,新能源消納困難,新型縣域電網建設偏向于如何減少新能源對電網的沖擊,電網轉型發展需求更為迫切。新型縣域電網建設需要制定差異化的實施策略和方案,切實提升縣域電網發展質量。
四是新型縣域電網建設需要突破舊體制的藩籬。新型縣域電網對電網結構、數字轉型和管理模式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傳統的電網管理體制和管理制度面臨新的挑戰。要進一步重視電網企業的管理創新,改革不適應數字化時代的的傳統企業管理制度,突破舊體制的各種藩籬,建立新型高效融合的企業內部管理體系。要重視建設數字化企業電力員工隊伍,激發企業技術、管理人員主動適應電網轉型發展要求的積極性,進一步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高效推動新型縣域電網發展。
五是加快建立政府主導、多方協同的新型縣域電網建設機制。新型縣域電網的有序推進是支撐縣域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實現“雙碳”目標和共同富裕的重要環節,應加快打通各行業、各部門之間的壁壘,建立以政府為主導,電網企業、各類電網新型主體(如新能源企業、增量配電網企業、各類微電網、虛擬電廠等)等社會各方協同參與的新型縣域電網建設機制。同時,持續加大對中西部縣域電網的投資和政策支持力度。
六是加快建立差異化的新型縣域電網建設策略和實施標準。政府管理部門和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企業要加強頂層設計,充分考慮我國東、中、西部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源網荷儲特性,研究出臺滿足差異化發展需求的新型縣域電網建設策略。同時,及時出臺電網結構、設備裝備、數字賦能和企業管理等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定,為新型縣域電網轉型發展理順方向和路徑。
七是加快研發和應用適用于新型縣域電網的新技術新裝備。充分考慮縣域電網的地域特性、源荷關系和投資能力,鼓勵科研機構、院校和企業積極開展適用于縣域電網的電網裝備、采集控制裝置和數據平臺研發,優化設備、裝置和平臺的功能配置,滿足新型縣域電網對廉價、成熟、可靠的技術裝備的需求。
八是加快推進和完善電力體制改革和市場機制創新。新形勢下的新型縣域電網必然包括各類可再生能源企業、增量配電企業、微電網、虛擬電廠等新成員,也包括各類用能企業。要通過新型縣域電網的發展,促進各類新主體在縣域電網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需要進一步完善電力體制改革和新的市場機制的創立。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各項制度落地為多元市場主體提供了大平臺,社會各方應繼續探索完善電力體制改革新方式,健全電價政策機制,引導更多社會資本進入新型縣域電網發展領域,進而形成自我發展的良性機制。
此文來源于中國能源報